【南京】变身海绵城市有了专项规划 建议恢复进香河等5条河

发布时间: 2017-09-08 11:53:45 作者:无 被阅览数: 4290 次 来源:上海莱多实业有限公司


    如果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会“呼吸”、有“弹性”, 在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,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,就可以减少城市遇到暴雨时出现“看海”的尴尬。近日,由南京市规划局牵头编制的《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获南京市政府批复。9月7日,该规划内容在南京市规划局官方微信平台上公布,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南京计划对148条行泄通道进行改造,建议恢复进香河、龙江河、响水河等5条河道覆盖段,打开“盖子”,让河道重现天日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,3年后,南京建成区20%以上的区域可以像海绵一样“吸水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△多级雨水调蓄系统

    怎样让路上的雨水更好地排出去?南京计划新增多级雨水调蓄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,排蓄结合,形成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。多级雨水调蓄系统就是指新建地块以及道路、广场、绿地等,建一些下凹式绿地、绿色屋顶、透水铺装、生物滞留设施,这样雨水就可以被绿色屋顶收集,或者流到绿地下面的蓄水槽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△超标雨水排放系统

    超标雨水排放系统是通过自然水体、多功能调蓄水体、行泄通道、调蓄池、深层隧道等方式,让雨水能排出去。市规划局市政处处长陈燕平介绍:城市能够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。通过系统构建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工程体系,未来南京将实现“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、暴雨不成灾”。
    南京城区25个排涝片区共148条雨水行洪泄洪通道,其中5条为新建,分别为科技路、龙王山大道、启智路、华东路、山河路,143条已建。对于新建的行洪通道,应在道路两侧设置不小于5米的绿带,在绿带内设置溪道,让雨水流入。对于已建的行洪通道,两侧有绿带的,在绿带内改造设置溪道;两侧没有绿带的,沿路增设盖板沟及平侧结合式雨水口,增加雨水收集和行泄能力。
    工业废水、城市生活污水、降雨等均会使水体遭受污染,这次规划也特别提到:通过完善污水收集系统、雨污分流改造等措施,加强入河污染物控制。通过水体清淤、垃圾及漂浮物清理等措施控制水体内污染物;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污染、雨水口污染、雨污混接污染,减轻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所造成的水体污染;通过引水补水、恢复和修复河道等方式加强生态河网建设,提升水环境容量。通过不断提高南京市水环境治理能力,到2020年,南京将消除劣V类水体。
    由于城市建设,一些河道的部分河段被覆盖,影响了行洪。此次规划还建议恢复进香河、张王庙沟、北十里长沟西支、龙江河、响水河5条河道覆盖段,全长约3.26千米。规划制定了水面率的硬杠杠,如地块面积大于等于20公顷的居住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,其附属水面率要求不低于2%。有43条河道近期需要岸坡生态化改造,总长约为87.47公里,比如设立缓草坡驳岸、生态石笼驳岸、自嵌式植草驳岸等。为了节约水资源,规划也提出将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%以内;污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%;南京市雨水利用替代城市供水比例达到5%。
    南京还计划建更多的蓄水池,并且有了标准。今后南京2公顷以上用地,要求建设每公顷不小于2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。此外,在保障地下空间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,新建地下空间工程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,具体配建标准为:每万平方米地下空间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100 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。未来,南京通过一系列措施,可以将75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到2020年,南京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。据了解,南京还将出台一系列的技术导则,以更好地保障规划的落实。

来源:现代日报

上一篇: 【会议】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将于10月在京举办  下一篇: 中国—东盟环境合作聚焦城市水环境治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

返回列表
新浪微博
微信

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宏路508号贺海众创空间3F
电话:(+86)021-50431766
传真:(+86)021-58373296
E-mail:ledo@shledo.com

COPYRIGHT © 上海莱多实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COPYRIGHT © 上海莱多实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26806号-1   土木在线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绿建之窗